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54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435篇
地质学   1384篇
海洋学   34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4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李锋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7,9(4):56-60
对南极长城站地区粘土矿物的空间分布与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给予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从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粘土矿物的成因。研究表明,Ca和Mg元素是高岭石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高岭石的空间分布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Si、Ca、Mg和Fe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蒙脱石在空间上的含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关系。Si元素对蒙脱石的生成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南天山北缘麻粒岩残迹与辉石相韧性变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良树  王赐银 《地质科学》1996,31(4):375-383
对新疆北部南天山北缘蛇绿混杂岩带中麻粒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辉石相韧性变形构造的研究表明,榆树沟麻粒岩的共生矿物组合为透辉石-次透辉石-紫苏辉石-石榴石-斜长石,属基性岩类暗色麻粒岩,以低硅高钙为特征,稀土总量低,轻稀土与铕弱亏损,反映高温高压熔融环境和岩浆分异差的特点。麻粒岩及超镁铁岩中的辉石经历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对称辉石残斑系、动态重结晶辉石亚颗粒集合体、辉石变形双晶纹、鱼尾构造、核幔构造等显微韧变构造广泛发育。宏观和微观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一期从南向北的推覆构造。麻粒岩的形成与早古生代大陆地壳拉伸作用有关,辉石相韧性变形则与早古生代末南天山边缘海的挤压关闭和推覆逆冲有关。  相似文献   
93.
 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南天山蛇绿混杂岩基质黑云母石英片岩单矿物黑云母的两个坪年龄分别为(370.0±4.8)Ma和(259.0±3.3)Ma;中天山南缘长英质糜棱岩单矿物黑云母的坪年龄为(250.5±7.9)Ma,二云母花岗岩单矿物白云母的坪年龄为(348.9±0.3)Ma。结合南天山古生代沉积特征和塔里木及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古地磁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出南天山晚泥盆世至石炭纪早期完成向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的B型俯冲,中-晚二叠世进行陆内A型俯冲造山的板块碰撞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4.
黔南地区花岗石资源丰富。绿色花岗石矿体由辉长辉绿岩(内部岩相)、辉绿岩(过渡岩相)和辉绿玢岩(边缘岩相)以及钠长石脉岩组成,以过渡岩相辉绿岩体为石材主要开采对象。矿体厚度大,分布广,成荒率高,石材花色品种好,具有很大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5.
 The circulation of cold, deep water is one of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Earth's climate. Forty percent of this water enters the world ocean through the Southwest Pacific as a deep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DWBC) flowing northwards at bathyal to abyssal depths, east of the New Zealand microcontinent. South of latitude 50°S, the DWBC is intimately linked with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ACC), which is the prominent force for the shallow-water circulation. The Pacific DWBC is presently the largest single contributor of deep ocean water, and deciphering its evolution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ing ocean and climate history, and global ocean hydrography. The evolution of the DWBC system, and of related circum-Antarctic currents, has taken place since 30–25 Ma when plate movements created the first oceanic gaps south of Australia and South America.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 preserved in sediment drifts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 in eastern New Zealand, is the best available for deciphering the Neogene history of Southern Ocean water masses, and of the circulation of the ACC, DWBC and their precursor systems. Major current activity commenced on the New Zealand margin in the late Eocene or early Oligocene (Hoiho Drift; early ACC) and was widespread by the mid-late Oligocene (Marshall Paraconformity and Weka Pass Limestone drift; ACC). During the Neogene the eastern South Island continental shelf built seawards by accretion at its outer edge of large Miocene current drifts up to tens of kilometres long and hundreds of metres thick (Canterbury drifts). Also commencing in the mid-Cenozoic, but in depths >2000 m, the DWBC emplaced large deep-water sediment drifts. Rates of drift deposition accelerated considerably in the late Neogene, when climatic change (and particularly glacial sea-level falls) caused the delivery of large volumes of turbiditic sediment into the path of the DWBC via the Bounty and Hikurangi channels. Received: 9 August 1995 / Accepted: 15 January 1996  相似文献   
96.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黔桂地区7条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测定,发现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碳酸盐岩的δ13C值有明显差异,前者δ13C多大于3.0‰,后者多小于3.0‰,进一步对晚二叠世δ13C的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δ13C的变化可能与晚古生代末期聚煤作用的减弱密切相关,后者造成自然界碳库中的12C的富集,从而使得海水以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中的δ13C值降低。此外,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也随陆地植被减少而减少,结果造成大气中的CO2的大量富集,从而进一步产生温室效应,制约生物界的发展。联系到这一阶段生物界的衰亡灭绝,可以认为温室效应是晚二叠世生物逐渐衰亡及晚二叠世末群体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
安徽省大别山南部宿松杂岩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3,他引:7  
魏春景  单振刚 《岩石学报》1997,13(3):356-368
宿松杂岩的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主期和晚期阶段。主期阶段的矿物组合在云母片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磁铁矿±钠云母±绿帘石/黝帘石;在白云母钠长(二长)片岩和片麻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钠长石+石英+绿帘石/黝帘石±冻蓝闪石;在石榴石钠长角闪岩中为石榴石+冻蓝闪石+钠长石+黝帘石+石英±钠云母±金红石/磁铁矿。根据多种地质温压计和变质反应可以推测主期变质条件为:T=520℃~580℃,P=1.2~1.4GPa,地热梯度为12℃/km,相当于高压过渡型。晚期阶段变质条件为:T=460℃~480℃,P=0.6~0.7GPa,为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宿松杂岩的变质条件介于其南部的蓝闪绿片岩相和北部的榴辉岩相之间,三者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到不同深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
徐道一 《中国地震》2004,20(4):341-346
2003年9月27日在俄罗斯(靠近蒙古、中国边界)发生了7.9级地震。作者在两年前对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作过中期预测,预测意见和这一巨震的比较表明:这一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依据是清楚和明了的。这显示了12个8级左右巨震的空间有序图象。6对对应地震的迁移速度(v)的平均值为14.50km/a,6个v值的变化范围在10—22km/a之内。从而提出:在地壳深处(甚至上地幔上部)可能存在一种巨型结构,它在控制着这些巨震的有序和重复迁移。  相似文献   
99.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近十年中国南方的海相新区油气勘探评价成果为依托 ,以油气成藏和整体封闭保存体系评价为核心 ,在渝东—湘鄂西、中下扬子和滇黔桂三大区域划分出 9个有利区块 5 1个含油气保存单元 ,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综合评价认为 ,方西和石柱保存单元具有较好的整体封存体系 ,属持续性含油气保存单元 ,为首选勘探目标 ;江汉盆地南部、句容—海安区块、南鄱阳坳陷、楚雄盆地东北部具备或基本具备整体封存条件 ,属于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通过精细勘探可望获得商业性油气流 ;楚雄盆地西北部、南盘江坳陷、十万大山盆地和渝东—湘鄂西地区利川复向斜由于晚期强烈构造改造而仅存在部分封存体系 ,需要攻关探索 ;思茅、渝东—湘鄂西地区的花果坪和桑植—石门地区已失去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仅局部存在封存体系 ,地质条件高度复杂 ,勘探风险甚高。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1948-2001年南、北半球及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中国 7个大尺度区域 6~8月降水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北半球 6~8月的降水都为负趋势,但南半球降水的负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在54年的时间段内,南半球 6~8月降水的递减速度为 0.12 mm/a,仅为北半球同期降水减幅(0.24 mm/a)的一半。南、北半球 6~8月降水量年代际尺度的振荡都非常明显,但是,南、北半球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明显不同。目前北半球仍是在少雨时间段,而南半球处在降水量正常或多雨的时间段。分析还表明,非洲大陆 6~ 8月降水的年代际特征最明显,降水的负趋势也最为显著;欧亚大陆 6~8月降水也有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明显的负趋势变化;澳洲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年代际变化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北美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此外,分析了大尺度区域 6~ 8月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部分区域大尺度降水量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分析了中国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发现中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